地质灾害预警队|冬奥会上的高科技“守护神”
我们期盼已久的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正如火如荼的举行中,除了可爱到爆棚的“冰墩墩、雪融融”之外,还有与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曲线完美融合的“雪如意滑雪中心”令我们惊艳。 雪如意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也是本次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
雪如意建设初期
这种高挑式的建筑,已经最大限度的减少的对山体破坏,基础建设的堆填挖占还是少不了的,为了防止边坡滑坡保证场馆安全,还是使用了一大片锚索框格梁结构对山体进行了加固。
还对区域内的大树进行了移植保护,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看过了这些,我们已经看到建设者们的良苦用心了,其实,最大的水土流失隐患,并不在此,而在那些长而陡的雪道上。
春季雪水融化和雨季的暴雨,先说说雪水融化,雪水融化时会在雪道上留下一道道冲蚀沟,而且越汇集破坏力越大,容易形成滑坡等。
但是夏季的草本植被(赛道是不能有灌木的),基本是解决不了春季融雪的问题的,这个就需要完善的排水措施了,就算排水设施非常完善,水土流失稳定也需要3到5年,所以,明年的四月以后是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时候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和设备来维护。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此次冬奥会多个路段和地区都使用上了灾害自动识别和预警系统。科研人员说“就是要瞄准冬奥赛区的灾害识别和监测。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以及相关响应平台,最终形成一个天空地感知网,可以做到灾害提前感知和预警。”
我们常说的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
而地质灾害防治指的是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尽可能地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